1.突發病的處理:
1)心絞痛
有心絞痛病史者,外出旅遊時應隨身攜帶急救藥物。如發生心絞痛,首先讓病人坐起,不可搬動,迅速給與硝酸甘油片或救心丹等對症藥片於舌下含服,以緩解病情。
2)心源性哮喘
奔波勞累,常會誘發心源性哮喘。病人首先應採取半臥位,並用布帶輪流紮緊四肢中的三肢,每隔5 分鐘更換一次,可有效減少回心血量,減輕心臟負擔,緩解症狀。
3)支氣管哮喘
有哮喘病史的人,外出旅遊時應備有喘康速等藥物,因為旅遊景點的花草可能會誘發哮喘。哮喘一旦發作,應立即在咽喉部噴以喘康速,一般均可奏效。
4)膽絞痛
旅途中若攝入過多的高脂肪食物,容易誘發急性膽絞痛。發病時患者應平臥,迅速用熱水袋敷於右上腹部,也可用大拇指壓迫刺激足三裏穴,以緩解疼痛。
5)急性腸胃炎
由於旅途中食物或飲水不潔,極易引起急性腸胃炎。如出現嘔吐、腹瀉、和劇烈腹痛,可口服痢特靈、黃連素或氟呱酸等藥物,或將大蒜壓碎後服下。
6)關節扭傷
關節不慎扭傷後,切忌立即搓揉按摩,應立即用冷水或冰塊冷敷受傷部位15至20分鐘,以減輕腫脹。然後用手帕或繃帶紮緊扭傷部位,儘量減少活動。
7)突然暈倒
切不可亂搬動病人,應就地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,放鬆褲腰帶和領扣,觀察其脈搏和呼吸變化。如呼吸、脈搏正常,可用大拇指刺激人中穴使其蘇醒;如出現呼吸停止,應立即採取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的方法急救。
8)急性胰腺炎
有些人在旅遊時由於暴食暴飲而誘發急性胰腺炎,表現為上腹部劇烈疼痛,伴有嘔吐、大汗淋漓、面色蒼白等。發病後應嚴格禁止飲水和飲食。用拇指或食指壓迫足三裏、合穀穴位等,並積極聯繫送醫院救治。
9)頭痛
般頭痛,可以用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頭部雙側太陽穴,壓至脹痛並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約一分鐘,頭痛便可減輕。
10)胃痛
胃痛時,用雙手拇指揉患者雙腿足三裏穴,足三裏穴在膝蓋下9釐米左右,脛骨外側一橫指處,待有酸麻脹感後3至5分鐘,胃痛可明顯減輕。
11)便秘
便秘者在大便時,以左手中指點壓左側天樞穴(位於肚臍旁三釐米下方一釐米處),至有明顯酸脹感即按住不動,堅持一分鐘左右,就有便意。
2.意外受傷的處理:
1)被毒蛇咬傷:切忌驚慌失措或奔跑,以免因血液迴圈加快而加速毒素吸收;正確的方法是立即用繩子或褲帶紮緊傷口靠近心臟的一側;每隔三分鐘松一下綁,時間在一至兩分鐘,以防肢體壞死,如有條件可儘快用利刃切開傷口處或作十字形切口,用力擠壓以排除毒素,然後儘快送醫院處理。
2)野外遇到雷雨:若發現閃電後有巨雷,說明您身處雷區,此刻要避免與很多人聚集在一起,要立即在近處尋找低窪處蹲下,雙腳併攏,雙手放在腿上,頭埋於兩腿之間;切不要靠近獨立大樹、古塔、電線杆、孤立小屋;不要在水中游泳或划船;在暴風雨中,如頭、頸、手處有螞蟻爬走感,頭髮直立,說明將發生雷擊,應趕緊臥倒,並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髮卡等。
3)急性扭傷時:切忌局部按摩或回旅館後熱敷,最好停止活動,回去後冷敷20至30分鐘,便能達到消腫和止痛的作用。
4)骨折上肢或下肢發生骨折:不能盲目地轉動骨折部位的肢體骨骼。在去醫院時,可先用物件加以固定,防止移位加重傷情。可就地取材,用長的樹枝和板條,用繩子或繃帶將樹枝或板條給骨折的肢體固定。
5)毒蟲叮咬:毒蟲包括蜂類、蜈蚣、蠍子及毒蜘蛛等,被咬後局部紅腫劇痛,但大都沒有生命危險。處理方法是:先在傷口近心端紮止血帶,然後用鑷子拔出毒針,吸出毒液後鬆開止血帶;傷口可以冰鎮及塗抹肥皂水、氨水以減輕疼痛。注意,少部分人在被毒蟲咬後會產生嚴重的過敏反應,出現皮膚發紅及紅斑、面部及眼瞼腫脹、呼吸困難等,應立即口服抗過敏藥並送醫院搶救。
6)交通事故:
在交通事故中無論情況如何,應該先用像機將事故現場拍攝下來或維護現場。因為會有語言溝通上障礙賽。然後再報警。如果出現嚴重情況要和當地駐中國使館聯繫。
7) 空中遇難:
飛機在空中發生故障時不得不採取迫降的辦法,迫降一般盡可能在海上進行,迫降時最為重要的是保持頭腦的冷靜,堅決服從機組人員的命令,飛機著陸前要做到以下幾點:
1.嚴格按照規定豎直坐椅靠背,盡可能束緊安全帶,遇空中減壓立即戴上氧氣面罩,屈身向前,臉趴在枕頭或毛毯上,雙臂抱住大腿;
2.熄滅香煙;
3.脫下鞋襪,摘下眼鏡和假牙,身上不能帶有任何尖利、堅硬的東西;
4.千萬不要在走出機艙前吹起救生衣,以免造成出艙門的困難;
5.在機組人員的指揮下,盡可能坐在前艙,因為機尾跌毀的可能性較大。